成都“无名英雄纪念碑”塑像原型 离世前写下四

发布时间:2025-09-01 15:33    浏览次数:

  1999年夏末,张光秀坐在弟弟驾驶的车上,经过成都万年场路口时,坐在副驾驶上的父亲突然挺直身子,脖子伸得老长,像要把整个上半身探出车窗。她顺着父亲目光看去——路口转盘中央,一尊持枪冲锋的士兵雕像巍然矗立。

  父亲的一句话,让车里炸了锅。“照着你塑的?那你说说,穿的是啥?”张光秀脱口质疑,众人七嘴八舌地盘问着塑像的细节。“穿的是单衣、短裤,脚上穿草鞋、打绑腿,胸前挂手榴弹,背上是斗笠和大刀。”张朗轩轻声说。回到家,这位耄耋老人抄起拐杖,跨步、俯身,摆出跨步冲锋的姿势,眉宇间仍是当年出川时的少年意气。

  那天,张光秀才知道,“无名英雄纪念碑”塑像原型竟是自己的父亲。这座如今静立于人民公园东门广场的雕像,将1937年的那个秋天永远定格——川军将士脚踏草鞋、身着单衣奔赴沙场,在破碎的山河上,他们目光如炬,昂首冲锋,以血肉之躯筑起家国屏障。

  1937年9月5日,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内旗帜翻涌,人声鼎沸,“四川省各界民众欢送出川将士大会”在此举行。秋风萧瑟中,几十万川军身穿破旧的军衣,踏上了出川抗日的。那天,成都街头挤满了送行的百姓。

  张朗轩那年24岁,是国民军第22集团军45军125师373旅745团3营的传令班长。多年后,女儿张光秀随口问父亲:“你出川抗日的时候,跟奶奶告别没有?”“咋个没告别哦,她哭得好伤心哦。”张朗轩说。

  “那你没想过不去啊?”父亲突然提高了嗓门:“咋能不去呢?那个时候国家受难,我们巴不得要上战场!”

  从山西东阳关山头到滕县城墙,从淞沪战场到缅甸雨林深处,340万川军转战大半个中国,凭着简陋的装备,践行着出征时“日寇不退誓不还乡”的誓言。

  1944年,抗战胜利前夕,成都市社会各界呼吁和发起了募捐运动,修建一座“无名英雄纪念碑”,特别邀请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设计,并取名为“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时任成都市市长余中英提议从川康绥靖公署警卫团选拔模特,经三轮筛选,张朗轩因亲身参战经历被选中。雕塑过程中,刘开渠特意把士兵塑成短裤、草鞋、绑腿,胸前挂手榴弹、袋,背后背斗笠、大刀——正是张朗轩当年出川时的全套行头。

  “出川后已经十月了,北方冷得打抖,我们还是穿单衣。”张朗轩后来回忆,“草鞋走烂了,就把裤子撕下来包脚。”单衣、草鞋、汉阳造,川军一开始被称为“叫花子军队”,却在滕县打出了名声。“我们的武器没有日本人好,大家都是拿命去拼,打死一个保本,多杀一个就赚一个。”

  张光秀回忆,张朗轩晚年时总想起1938年3月的滕县保卫战,那场战役后,他们营300多人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活了下来。张朗轩时任传令班长,在燃烧弹点燃的山野间奔走传达作战指令。“战友就在我眼前烧成火人,怕暴露目标,一动不敢动啊……”“夜里,弟兄们枕着尸体睡,从耳边呼啸,第二天踩着血泥继续冲锋。”

  2007年8月13日傍晚,94岁高龄的张朗轩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军绿色衬衫。女儿张光秀蹲下来替他系鞋带,听见父亲一遍遍地问:“几点走?莫迟了。”其实,离塑像正式吊装还有整整一天。

  次日晚上,人民公园东门外拉起警戒线,吊车轰鸣。张朗轩被家人搀着,一步一顿地走到警戒线边。塑像落地那一刻,老人突然挣脱搀扶,拄杖立正,用尽全身力气举起右手,敬了一个颤抖却标准的军礼,嘴里念叨:“这下好了,回家了,不走了。”

  从1944年东门城门内,到1965年因交通建设被拆,再到1989年在东门万年场重建,直至2007年迁回人民公园——这座三易其址的塑像,每一次挪动都像一次漫长的行军,始终牵动着老人的心。

  “除了数易其址的雕塑,父亲晚年最挂念的,还有一枚迟迟不到的纪念章。”据张光秀回忆,2005年5月,张朗轩从新闻里听说国家要给参与抗战的老兵颁发纪念章,从此他便每天坐在窗边等着邮政员上门。“12月的一天,他忽然问我:‘纪念章咋还没发下来?’看着他那双浑浊却执拗的眼睛,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轻声说‘应该快了’。”

  纪念章终究没等到。2008年12月24日,张朗轩在睡梦中离世,那枚纪念章也成了张光秀心中难以释怀的遗憾。整理遗物时,张光秀发现一张父亲手写的纸片,上面写着:“永远爱国”。那一刻,她忽然明白,父亲把最后一道命令交给了自己——替他,也替那些同样没等到纪念章的老兵,完成未尽的心愿。

  2010年,张光秀加入了四川巴蜀抗战史研究院。十多年间,她与同事们跑遍全川,为抗战老兵补录口述资料、申请生活补助、申请纪念章。“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帮老兵申请纪念章,”她说,“我太知道,那枚奖章对他们意味着什么,那不仅仅是一枚奖章,更是国家对他们的认可,是他们未曾被遗忘的证明。”

  2015年,在张光秀和同事们的推荐并经过层层遴选,5名川籍抗战老兵和4名英烈子女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当抗战老兵乘车方队出现在直播画面时,张光秀的眼泪一下子涌出来——“如果父亲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2020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川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入选其中。如今,张光秀在公园、学校、书店,一遍遍讲述着父亲与他的战友们出川救国的故事。在“无名英雄纪念碑”脚下,她耳边仿佛又响起父亲当年那句低沉的川音——“这下好了,回家了,不走了。”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大圈外围招聘|大圈女孩招聘|全国大圈中圈招聘纯出女孩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福利待遇

咨询热线

gdjj88989(长按复制)

 在线咨询  在线预约
大圈外围招聘|大圈女孩招聘|全国大圈中圈招聘纯出女孩
大圈外围招聘|大圈女孩招聘|全国大圈中圈招聘纯出女孩 TOP
大圈外围招聘|大圈女孩招聘|全国大圈中圈招聘纯出女孩 网站首页 大圈外围招聘|大圈女孩招聘|全国大圈中圈招聘纯出女孩 电话咨询 大圈外围招聘|大圈女孩招聘|全国大圈中圈招聘纯出女孩 联系我们